我校两位教师获评“部级精品课”
近日,教育部公示
2024年基础教育精品课
遴选结果
我校两位教师脱颖而出!
“基础教育精品课”工程是教育部开展的旨在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汇集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部级“基础教育精品课”是该项目的最高级别荣誉。
祝贺获评老师!
一起来看看哪些优秀课例入选——
数学
个人简介:
叶妍,中共党员,数学教育硕士。从教以来,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工作,热爱学生,爱岗敬业。曾获全国信息化教学实践大赛一等奖,海安市高中数学优课比赛一等奖等,在《江苏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数学学科何以育人—一位年青教师的探索之路》一文被国家教学案例中心数据库收录。
课例简介:
本课例运用大观念教学,围绕“如何研究立体几何图形”这一核心问题,从内容和方法两个维度探讨研究棱柱、棱锥和棱台的路径。
从“于现实中直观感知”“于旧知中类比转化”“于操作中动态生成”三个层面,借助GGB、几何画板等作图软件,抽象出组成空间几何体的二维基本元素—点、线、面,在此基础上从微观的视角类比平面几何图形的学习,动态生成立体几何体的定义,探讨它们性质的一般方法。
历史
个人简介:
刘晓莉,中共党员,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育硕士,中小学一级教师,南通市第二批“1115”名师工程卓越教师培养对象,海安市骨干教师。曾获南通市优秀教师、海安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海安市政府嘉奖等荣誉。教科研方面,曾获南通市优秀班会课评比一等奖,南通市历史优课评比一等奖,海安市历史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江苏省“创新杯”优秀教科研成果征集评比一等奖,江苏省“行知杯”、“师陶杯”征文竞赛二等奖,在《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期刊发表多篇教学论文,主持或参与多项市级课题,开设省市公开课十余节,课例《守望真善美 传递正能量》入选“学习强国”中小学课堂实录,指导学生参加“燕园杯”历史写作大赛获国家三等奖、省一等奖。
课例简介:
本课以四份文书串联,由微观历史切入,引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晚清时局动荡以及中国各阶层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斗争的那段历史。
由“一次上书”引出戊戌维新运动,选取“公车上书”有关的不同史料,引导学生进行史料辨析,培养学生认识不同类型史料性质和价值的能力,生成史料实证素养;由“一张揭帖”引出义和团运动,带领学生借助实物和图片,理性看待义和团运动的成败得失,感悟义和团不屈的斗争精神;由“一份协议”引出东南互保事件,洞悉晚清时局变迁,在更长远的时间范畴内认识清廷瓦解的必然性;由“一纸和约”引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设置漫画解读活动,学生带着历史知识解读时事讽刺漫画,在活动中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破坏之重。
本课围绕课标要求,设置活动,让历史课堂呈现出学术性、互动性、启发性,实现了“以史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