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甘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联合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
6月27日,江苏—甘肃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联合教研活动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在我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聚焦“指向素养提升的教学实践”主题,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承办。活动由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体育学科教研员王进主持,来自两省的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齐聚云端与现场,共同探讨以三门球运动为载体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课堂展示:《三门球:三三推进快攻战术》
活动以课例展示为起点,选取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选修模块《三门球:三三推进快攻战术》作为主要内容,由我校徐晓飞老师执教。
徐晓飞老师的课堂围绕快攻战术展开,创设无防守和有防守的练习情境,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快攻战术的跑动路线和传接球时机的把握,结合任务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层层推进,在最后的实际应用环节让学生自主组织比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
课例点评:专家深度剖析,精准指导提升
课例展示结束后,进入点评环节。我校体艺教研组长卢从生充分肯定了徐晓飞老师在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情境创设等方面的亮点,同时提出要进一步落实差异化教学,丰富情境化设计以及体能训练的专项化。
南通市崇川区教师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曹建对徐晓飞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细致点评。他认为这是一节传统体育课堂与新时代背景下体育课堂的有机结合,落实了“教会、勤练、常赛”的新课标要求。提出要在“快”这个教学内容的核心点上继续改进练习手段,提升学练的有效性。
主题研讨:以三门球为载体,落实体育课堂的素养提升
在“主题研讨环节”,江苏省学生体协三门球协会主席、海安中学党委书记董裕华围绕“三门球的生命力”这一主题,从三门球运动的起源到三门球运动的实践推广,从三门球课程的开发再到海安中学省级三门球课程基地的建设,介绍了该运动项目独特的育人价值。三门球运动从诞生至今已有30年历史,2000年江苏省学生体协成立了包括篮球、足球、田径在内的7个单项协会,三门球是唯一本土原创的体育项目,并在2010年入选《国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江苏省三门球协会拥有近300所会员学校,每年组织一次省级中小学生比赛。
江苏省教科院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省特级教师杨浩充分肯定了三门球运动项目在解决学校场地器材有限实际问题中的积极作用,引导一线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从当前学校体育的新要求出发,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进而提升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本次活动是苏甘联合教研的一次深度协作,是推动县域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优质发展的有力举措。活动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践,获得与会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为两省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共研共进的专业成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