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 06届崔庆文校友与他的磁悬浮“中国芯”
在深圳龙华区宝能科技园的实验室里,一台台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磁悬浮设备正在高速运转,宛如精密的机械舞者,屏幕上跃动的数据流,如灵动的音符,精准记录着技术突破的每一个瞬间。这里是槃实科技的研发中枢,也是海安籍青年创业者崔庆文实现科技产业化梦想的舞台。从江苏海安走出的他,带着在欧洲淬炼的顶尖磁悬浮技术,扎根在深圳这片创新沃土上,仅用六年时间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打破国外垄断的“国之重器”,生动诠释了江苏英才在深圳的卓越篇章。
黄海之滨孕育初心,江苏高校夯实基础
1980年代末,崔庆文出生于江苏海安这座地处黄海之滨的城市。这里既有江海交汇的灵动,又有深厚的工业底蕴,在他心中早早播下了 “实业兴邦” 的种子。初中至高中阶段,他在海安中学完成学业。彼时的他已对地球物理、磁场等领域产生浓厚兴趣,尤其痴迷物理实验,课余常拆解机械装置探寻内在原理。这份对科学的好奇心,在海安中学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引导,学校为他提供了自由探索的成长空间。 他的高三班主任吴明山回忆道:“在海中读书期间,崔庆文一直踏实努力,始终抱着‘爱拼才会赢’的信念,面对难题总爱深究到底,一定要把原理吃透,那份韧劲在同龄人中格外突出。”这份对技术的执着与热爱,与海安人骨子里那股不服输、肯钻研的“钻劲” 一脉相承。在热爱和钻研的驱动下,2006 年高考,他如愿考入东南大学,主修机械工程专业。在东南大学严谨治学的氛围中,他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与实践活动,不仅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更培养了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段求学历程,如同为他的科技梦想搭建了一座坚固的桥梁,为日后在磁悬浮技术领域的深耕细作筑牢了根基。
2010年,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科技的追求,崔庆文远赴欧洲深造,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次年,一次偶然的实验室轮岗,让他首次接触到磁悬浮技术。当看到金属转子在磁场中无接触悬浮旋转的景象,他敏锐地意识到这项技术的革命性潜力。在欧洲的九年研究岁月里,崔庆文专注于磁悬浮技术研究,多篇论文发表于顶级期刊。然而,他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实验室的公式推导只有变成车间里的产品,才能真正创造价值。”每当看到国内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产业对高端设备的迫切需求与对外依赖,他心中“技术报国”的信念便愈发强烈。
鹏城沃土扎根创业,六年砺剑铸就“重器”
2018年深秋,崔庆文第一次踏上深圳的土地。晚班地铁里年轻面孔上洋溢的奋斗热情,科技园深夜不灭的灯光,让他瞬间读懂了这座城市的基因。在这里,创新不是口号而是日常,他当即决定把磁悬浮技术的产业化梦想扎根在这片热土。
2019年,槃实科技正式成立,崔庆文带领团队开启了“从0到1”的攻坚之旅。创业初期的办公室不足百平米,他既当研发总监又做市场专员,常常通宵在实验室调试设备,清晨又带着样机奔赴客户工厂。凭借这份韧劲,崔庆文团队在高端医疗、半导体装备和智能制造三个关键领域中实现了突破。其中,磁悬浮无轴承泵的研发过程尤为艰辛。为解决高转速大负载工况下转子动态平衡难题,崔庆文带领团队进行上万次测试,最终用开创性的方法解决了例如旋转驱动及多自由度悬浮电磁场解耦控制、高精度磁场编码以及大气隙精准电磁控制等多项行业难题。当首台样机稳定运转的那一刻,这位专注技术的创始人红了眼眶:“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学会走路。”
技术破壁开新局,英才铸梦写华章
槃实科技的突破,意义远不止于商业上的成功,其核心产品成功打破了国外巨头在高端磁悬浮设备领域长期构筑的技术壁垒。如今“深圳市种子独角兽企业”的证书被郑重挂在槃实科技的荣誉墙上,与旁边的“国家工信部未来产业优秀典型案例”、“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奖项形成呼应,共同见证着这家年轻企业的成就。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崔庆文团队构建的100余项核心专利“技术护城河”,更是他“精工细作”精神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生动诠释。
从黄海之滨的追梦少年,到南海之畔的科创先锋,崔庆文以磁悬浮技术的“无接触”创新,击穿了冰冷的技术壁垒,搭建起了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他的奋斗历程,是江苏英才拥抱深圳创新生态、实现科技报国梦想的生动写照。这位海安骄子,正以“种子独角兽”的蓬勃之势,在深圳这片热土上,书写着新时代江苏企业家“敢为人先、智创未来”的崭新篇章。